台積電
台積電即時行情 · 成交889 · 開盤848 · 最高889 · 最低836 · 均價864 · 成交金額(億)657.52 · 昨收863 · 漲跌幅3.01%; 漲跌 ...因為期待無限可能,所以選擇台積。在這裡,你會看到台積人奮而不懈地追求技術的精進,製造的卓越,以及客戶服務的優化。加入我們,你將與產業菁英共事,並透過完整的學習發展 ...台積公司成立於1987年,率先開創了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之商業模式,並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台積公司以業界先進的製程技術及設計解決方案組合支援 ...舉個例子,很多人會用台積電的動向來預測大盤走勢。當大盤指標即將翻轉時,許多人會關注法人大單對台積電的影響,預期台積電拉升時,大盤也會跟著上漲 ...川普明天宣布晶片關稅"台積電關鍵" 豁免對等關稅有目的"利多還是利空"【20250413 TVBS九點熱話題LIVE】. 4 waiting #九點熱話題 #TVBS九點熱話題 # ...在這波增持下,魏哲家手中台積電持股來到6805張,較2月大增412張,累計持有股數達680萬5134股,由於設質股數1600張未變,設質比由2月的25.02%降至23.51%。 另外 ...台積電是全亞洲市值前三大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領先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其主要業務涵蓋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及技術服務。憑藉先進的製程技術與持續創新,台積電在國際市場 ...台積電(TPE:2330)-電子上游-IC-代工-今日即時股價與歷史行情走勢,台積電(2330)今日股價889與漲跌幅3.01%、成交量、漲跌幅與總單量等資訊,還有眾多股市達人協助回答你的 ...台積公司係首家提供7奈米製程技術為客戶生產晶片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同時亦領先業界導入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協助客戶產品大量進入市場。 台積公司的眾多客戶遍布 ...台積電在本地以外的第一站,是前往上海創辦的十廠,以百分之百子公司的方式持有自有工廠,新晶圓廠也位於上海,同時是中國大陸公司總部。2016年,台積電在中國大陸的首座12英寸大型晶圓廠正式在 南京市 宣布動工 [ 13 ] ,計畫2018年投產 [ 14 ] 。2021年該廠再獲投資,進入擴產階段 [ 15 ] 。2024年南京工廠獲得美國VEU協定,在已有工藝下可無限期豁免進口授權 [ 16 ] 。
2015年年底,台積電月產能達189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是全球最大邏輯IC產能的半導體廠 [ 12 ] 。
1970年代政府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決定研發科技, 發展半導體產業。 在1973年成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並由經濟部出資1000萬美元的RCA技術移轉計劃。1986年時任 行政院 應用技術發展小組召集人 李國鼎 邀請時任美國 通用儀器 營運長的 張忠謀 回國擔任 工業技術研究院 院長。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簡稱 台積電 、 TSMC 、 台積 或 台積公司 ,與旗下子公司合稱 台積電集團 [ 3 ] )是 臺灣 一家專注於 半導體 晶片 製造的高科技企業,總部位於臺灣 新竹科學園區 。台積電是全亞洲市值前三大企業之一 [ 4 ] [ 5 ] ,也是全球最領先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 [ 6 ] 。其主要業務涵蓋晶片 製造 、 封裝 、測試及技術服務。憑藉先進的 製程技術 與持續創新,台積電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晶片製造市占率居全球首位,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支柱,並為 聯發科 、 蘋果 、 NVIDIA 、 AMD 、 OpenAI 等知名企業供應先進的高效能晶片。此外,台積電在 半導體 、 人工智慧 (AI)、自動駕駛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 7 ] 。
1987年總統蔣經國、行政院長孫運璿、李國鼎從建立科學園區,到推動發展半導體,建立台積電,從資金、人才、土地、政策、立法、配套.....政府都全力安排 [ 8 ] , 與 荷蘭 飛利浦 、 台塑企業 等各方合作投資籌組以工研院 技術移轉 衍生成立的一家 半導體 製造公司,初時公司中文名欲命名為 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 ,因當時已被註冊,後定名為—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 股份有限公司,由張忠謀出任首任台積電董事長 [ 9 ] 。
政府投資七千萬美元,占百分之四十八點三,均為現金投資,並無技術股。民間各方投資三千五百萬美元,占總投資百分之廿四點二,荷蘭菲利浦投資四千萬美元占百分之廿七點五。
台積電是工研院的技術移轉衍生公司,其第一個廠房位於工研院中興院區,由台積電向 經濟部 租用。反映台積電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初期政府的積極推動。該廠房已於2002年租期結束歸還。 [ 10 ]
1994年,台積電在 臺灣證券交易所 掛牌上市。1997年,赴美國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發行 美國存託憑證 (ADR),並以TSM為代號開始掛牌交易。
2016年9月19日,台積電市值首度超越美國電子巨擘 IBM [ 17 ] 。2017年3月20日,台積電市值首度超越美國晶片巨擘 英特爾 [ 18 ] 。9月29日,台積電宣布未來3奈米製程晶圓廠,落腳台灣 南部科學園區 ,預計最快2022年量產 [ 19 ] 。10月2日,時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於2018年6月份卸任董事長和總裁,屆時將由 劉德音 接任董事長、 魏哲家 接任台積電總裁。 [ 20 ]
2020年,台積電開始往歐洲與美國建造新工廠,將投入新台幣近1000億元在 美國 亞利桑那州 設廠 [ 21 ] 。台積電創辦人 張忠謀 在4月份的一次演講中回應,強調台積電的成功與台灣人密不可分,更需要保住和重視台積電 [ 22 ]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讓世界各國為之震撼,尤其是台商目前主要製造廠集中的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莫不受到高關稅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全球75國課徵關稅措施急轉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老謝)指出,川普終於找回科技美元的正路,這些年美國科技七雄崛起,關稅大棒下受創,這次川普重新調整腳步,對於科技產品的手機,電腦,伺服器等產品關稅豁免,這是重要一大步!老謝表示,川普主導科技美元,這才是美國最核心的戰略!台灣的價值也會隨著科技美元水漲船高,台灣出現第一個吉兆!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 本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川普政府豁免包含智慧型手機、電腦和晶片等進口產品的高額對等關稅,且未指定國家,包含中國在內都適用。不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在中國負責組裝美國iPhone機型的產線在4月9日已停止生產,目前尚未有恢復生產的訊息。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4)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9元及1.4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5元。
依證交所最新公告,今年3月台積電多名高層持股皆較前一月增逾百張以上,除了魏哲家大增逾412張以外,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羅唯仁、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全球業務資深副總暨副共同營運長張曉強等人。
台積電(2330)3月股價失守千元,但因當月發放前一年度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因此增持自家股票逾412張,在這波領新股下,台積電26名高階主管多領到逾2211張自家公司股票,以台積電3月31日收盤價910元估,換算新增持股市值逾20億元。
在這波增持下,魏哲家手中台積電持股來到6805張,較2月大增412張,累計持有股數達680萬5134股,由於設質股數1600張未變,設質比由2月的25.02%降至23.51%。
另外,已在4月退休的台積電資安長林錦坤,在退休前最後一次公告持股,3月也因員工新股增列112張台積電股票,累計持股來到1萬2772張,市值估逾116.23億元。
採訪拍照時只願露出側臉的臉書版主「邏輯投資」,擅長尋找被市場低估和產業週期在谷底準備反轉的價值成長股,他說投資成功不是預測市場走向,而是風險管理和紀律,勵行持股多元、分散配置,並長期持有定存股降低資產波動,加上自律投資,讓曾是公務員的他穩穩累積出8位數身家。
美國聯準會(Fed)於最新3月利率決策會議中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反映出對通膨與當前經濟前景依舊保持審慎態度。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一連串貿易關稅攻勢,Fed主席鮑爾表示,關稅的增加明顯高於原先預期,導致通膨上升、成長放緩,惟目前尚無明確的貨幣政策方向,需持續觀察未來走勢與發展。展望2025年第2季,國泰證券預期美國市場將在川普貿易政策的推動下,持續為各大產業帶來不確定性,建議投資人可多加留意債券及必需性消費品相關領域,以減緩市場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NVIDIA 與 Google Cloud 合作,運用 Blackwell HGX and DGX 平台及 NVIDIA 機密運算(NVIDIA Confidential Computing)技術保護資料安全,並將代理型 AI(agentic AI)帶給尋求在地端使用 Google Gemini 系列人工智慧(AI)模型的企業。
手搖飲COMEBUY母公司長沂國際斥資3億元,在新北市八里區建設智慧物流中心,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11日通過此擴大投資台灣案。股市近日波動劇烈,權值股的籌碼結構成為市場討論焦點,有投資人聽聞「判斷某權值股短期內股價會不會回升,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外資是否由賣轉買」,此外,若是「頂級大戶」持續減少,即使散戶持續接手,股價短期內仍回不去。有網友認同「散戶進場反而是下跌的訊號」,但也有人認為「市場上很多飆股都是散戶增、大戶減」,如螞蟻雄兵的散戶威力仍不容小覷。
我之後還會繼續增持黃金,個人認為黃金的好處實在太多了,自己是把黃金定位成防守型資產,作為風險應對的手段,不過殺雞焉用牛刀,只要做好風險控管,用到黃金這把大刀的機率也不太高。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但如果拉到一半突然停止了,該怎麼辦?你已經買進了,是該停損嗎?甚至台積電被拉抬了,但股價卻沒有如預期上漲,這時又該如何操作?
舉個例子,很多人會用台積電的動向來預測大盤走勢。當大盤指標即將翻轉時,許多人會關注法人大單對台積電的影響,預期台積電拉升時,大盤也會跟著上漲,指標也會隨之交叉。
我認為是有可能的。當技術指標發出訊號時,群眾可能會因此一窩蜂地買進或賣出,而股價也可能因此出現短期波動。然而,這種波動通常是短暫的,最快一秒鐘內結束,慢則一、兩天。
本文出自《反市場:JG股市操作原理》 我開始思考,股價的未來走勢可能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公司的經營狀況、總體經濟環境,甚至群眾的心理變化。
在研究技術指標的過程中,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我應該依賴技術指標進行買賣?是因為技術指標真的能預測未來嗎?當它發出多頭訊號時,我應該買入,而當它發出空頭訊號時,我就應該賣出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利用程式交易跑軟體回測,找到最適合的交易策略?但我始終覺得,股市的獲利門檻不可能這麼低。
總而言之,這種交易方法對我來說過於複雜且效率低下,也不適合散戶。經過這些推論,我得出一個結論: 技術指標根本無法預測未來的走勢 。
因此,我決定放棄技術指標的進階學習,不再因為指標的上下交叉而感到困惑,也不再花時間去調整或優化指標的參數,更不會把指標疊加來尋找所謂的「神奇答案」。這樣的決定讓我的技術分析變得更簡潔有效。
美國總統川普以簡單粗暴的計算方式,對各國課徵高額關稅,掀起全球經濟驚濤駭浪。無論是產業、匯市、債市或股市,都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