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英語:Earth Day)定於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了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於每年4 月22 日舉行,目的為提高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目前已發展至全球192 個國家,超過10 億人參與這項全球環保運動。 2025 年 ...每年4 月22 日為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旨在喚起大眾對於保護環境的意識與關注。第一屆地球日始於1970 年,被譽為是史上第一次草根性大規模的環境保護運動,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總部宣布2025年度主題為:「地球力」,希望團結大家的力量將全球清潔電力在2030 年時產量提高兩倍。不過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 ...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2025年是地球日第55週年,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我們的力量,我們的地球」,呼籲大家團結起來,共同開發可再生能源,以便在 ...2025年4月22日,地球日將迎來55週年,呼應2025 年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主題「Our power, Our planet」,中文標題訂為「地球力」。地球不僅是自然能源的寶庫, ...地球日2025登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總部宣布2025年度主題為:「地球力」全球192國集結行動#地球日2025 #地球力 #OurPowerOurPlanet#永續 ...為了提高人們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將4月22日訂為「世界地球日」,以保護環境、打造更美好的地球為宗旨,現今已有全世界193 個國家響應,吸引超過10 億民眾參與。4/22世界地球日 是一個全球性自發的公民運動 地球70%是由海洋組成,而海洋生態的未來,你跟 我都可以盡一份力。 在小琉球最珍貴的生態之一,就是綠蠵龜(為7種 海龜之一,下 ...2025年是422世界地球日55週年,倡議主題是「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聚焦再生能源與行動串連,目標是2030年前,全球潔淨能源提升3倍。本會自2002年開始翻譯與報導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的相關文章及網站內容,並於2009年造訪地球日總部並簽訂合作協議。每年地球日,本會會依地球日總部所提出的Slogan,定調中文意譯,並鼓勵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活。
我們相信「行動來自於了解」,今年透過地球日,邀請民眾一起來認識、了解「地球力」,並思考人與環境共存的解方,再透過行動拉近我們和地球的關係。
呼應 2025 年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主題「Our power, Our planet」,中文標題訂為「地球力」。地球不僅是自然能源的寶庫,更提供人類不同層面的力量,這些力量體現在知識、森林、海洋、動物與飲食等方面,從過去、現在、未來,時時刻刻滋養與療癒著我們。
在2035年,美國等國家的能源需求可以完全依靠再生能源供應,全年365天運行。因此,地球日總部呼籲,全球需在2030年前達到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三倍的目標。
地球日發起時,當年社會氛圍只重視經濟、開發至上,無視環境與動、植物。直至今日我們已經擁有透過太陽能、風能和其他技術,摸索並創造出人與地球間一種乾淨、平價和永續的解決方案——再生能源。也是2025年全球地球日「Our Power, Our Planet ——地球力」希望傳達的主旨。
地球日一直以來是全球最大的環境節日,作為提高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並採取行動的重要角色。我們倡導關注我們的空氣、海洋、土壤、生態、野生動植物以及地球與人類健康。
2025年4月22日,地球日將迎來55週年,預計全球192個國家和超過十億人將參與其中,這展現了地球日行動的多樣性,1970年至今,它依然堅定不移地倡議,致力激發每個人來共同努力,創造更好的未來。
將「再生能源」視為全球未來發展重要目標,並不是理所當然,這是多年來人類不斷調整與環境間關係而得出的答案,也能視為環境保育上的重大里程碑。
2023年美國太陽能發電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正在為 生產歷史上最便宜的電力 而努力。同時美國各地的太陽能發電量增加了十幾倍,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成為美國第二大發電量來源;中國在風能和太陽能領域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到2024年,其產能將是世界其他地區總和的兩倍;烏拉圭已經對其能源部門進行了轉型,從依賴石油進口轉變為 98% 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而 巴西 水力發電在2023年佔其總發電量的近 68%。
不論是讓我們理解自然規律基礎的 知識力、 保護水源和土壤還為無數物種提供棲息地的 森林力、 覆蓋地球70%面積也是全球氣候調節核心的 海洋力 、所有生物仰賴以維持生理機能的 食物力 等,地球在有形、無形間皆提供萬物許多能量,在滋養萬物的同時也在療癒人類。
這項活動引起了位在美國華盛頓DC.的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的關注,並對於台灣在環境保護上付出的努力表達肯定。百萬綠行動的核心理念是「說到做到愛地球」,用行動取代空談,號召所有地球人實踐友善環境的生活。也自每年新增一項綠行動,今年第55項綠行動則是「 計算自己的能源足跡 」,了解自己日常碳足跡後再思考如何調整,將減碳落實到生活中。若沒有頭緒如何做起,就從這裡開始吧!
綠色生活21天 從 2017 年開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綠藤生機響應Earth Day,發起「綠色生活21天」活動,透過連續 21 天,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簡單的小改變,一起習慣對世界更好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是「地球力」的載體,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還是支持政策推動,都能成為推動可持續未來的力量。讓我們在2025年地球日,擁抱這股來自地球的力量,為我們的星球、為未來的世代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2024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 多一塑不如少一塑 」(Planet vs. Plastics),呼籲全地球人團結一心,終結塑膠污染對地球與所有生物的危害。這次活動積極倡導 2040 年全球塑膠產量減少 60%,為下一代打造一個零塑膠的未來。
隨然,我們已擁有邁向再生能源時代的技術與解決方案,但是推動環境變革,您我個人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從參與社區倡議、在選舉中支持環保政策,到日常實踐永續生活方式,都能帶來改變。我們也能透過團結一致的集體發聲,有效促使政府和企業正視責任,加速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發展與轉型。
相信您從地球日的歷史脈絡中可以得知: 地球日的精神,在於凝聚公眾力量,成為推動環境關鍵改變的原動力。
世界地球日在美國的成功,逐漸受到全球關注。 1990 年世界地球日 20 週年紀念時,世界地球日將環境議題推向了世界舞臺,當時成功獲得來自亞洲、非洲、美洲、歐洲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型組織的活動響應,共動員世界上 140 多個國家、超過 2 億人口參與世界地球日的活動,自此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保運動。
尼爾森和當時的青年激進主義者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組織校園活動,並選定 1970 年 4 月 22 日為第一屆世界地球日 ( Earth Day), 引起全國媒體與大眾對環保的關注。
世界地球日起源自 1969 年 1 月,加州聖塔芭芭拉鄰近外海的一座聯合國油井發生爆炸,超過 300 萬加侖(約 1135.59 萬公升)的油外洩,導致 1 萬多隻的海鳥、海豚和海獅等生物喪生,長達 56 公里海灘受到嚴重污染,引發全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於每年 4 月 22 日舉行,目的為提高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目前已發展至全球 192 個國家,超過 10 億人參與這項全球環保運動。2025 年世界地球日迎來 55 週年,主題是「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強調公眾力量可推動再生能源加速轉型、創造永續未來。
當時,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因為長期關注環境惡化議題加上受到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決定透過巡迴演講,將「空氣與水污染」的概念注入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
422 世界地球日啟發了 2,000 萬個美國人橫跨東西兩岸示威遊行,當時相當於每 10 位就有 1 位美國人參與這場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環境保護運動。在 這天,眾人跨越職業、政治、黨派和社經地位,罕見達成共識, 呼籲保護乾淨的空氣與水源,籲請人類愛護地球、停止破壞。
這場運動推動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成立,促進了多項環境保護法案的通過,更直接催生 1972 年聯合國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
▲第一屆世界地球日在美國各地開花結果,更留下具有歷史意義的畫面,影片為1970年在費城(Philadelphia)現場活動畫面。
2025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 地球力 」( Our Power, Our Planet ),號召全地球人凝聚力量,推動政府與企業加速能源轉型, 在 2030 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三倍 。這項目標尤為重要,因為化石燃料產業長期主導全球能源市場,已導致污染與健康風險持續惡化。
今年 4 月 22 日,讓我們攜手採取行動,支持推動再生能源,共同邁向零碳未來!(延伸閱讀: 綠色和平推動臺灣中小企業綠電佔比近24% 更勝半導體產業 )
塑膠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家具材料、免洗餐具、飲品容器、食品包裝,乃至我們穿的人造纖維,甚至透過水循環和食物鏈回到我們的身體。
對抗氣候變遷,除了仰賴政府修法、企業主動減碳,我們也能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力行 9 件日常生活小事也能夠帶來幫助。由於環境保護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興起, 1990年 第二十屆地球日活動的組織者希望將這一美國國內的運動向世界範圍擴展,為此他們致函 中國 、 美國 、 英國 三國領導人和 聯合國秘書長 ,呼籲他們採取措施,舉行會晤締結關於環境保護議題的多邊協議,協力扭轉環境惡化的趨勢;同時地球日的組織者還呼籲全世界願意致力環境保護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動員國民開展環境保護運動。地球日活動組織者的倡議得到了 亞洲 、 非洲 、 美洲 、 歐洲 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性組織的響應,最終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逾2億人參與了地球日的活動。從此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發生的第一屆地球日活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催化了人類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促進了已開發國家環境保護立法的進程,並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而1970年活動的組織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們稱為地球日之父。
地球日 (英語: Earth Day )定於每年的 4月22日 ,是一項世界性的 環境保護 活動。最早的 地球 日活動是 1970年代 於 美國 校園 興起的環保運動, 1990年代 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了全世界 環保主義 者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這天不同 國籍 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最初的地球日選擇在 春分 節氣 ,這一天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時也象徵著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的爭議和不同,和諧共存。傳統上在很多國家都有慶祝春分節氣的傳統。早期 聯合國 也在每年的 春分 舉行地球日的活動。
1969年 美國民主黨 參議員 蓋洛德·尼爾森 ( 英語 : Gaylord Nelson ) 在美國各 大學 舉行演講會,籌劃在次年的4月22日組織以反對 越戰 為主題的校園運動,但是在1969年西雅圖召開的籌備會議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 哈佛大學 法學院學生 丹尼斯·海斯 提出將運動定位在於全美國的、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運動。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各地總共有超過2000萬人參與了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在美國地球日這個名號也隨之從春分日移動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題也轉而更加趨向於環境保護。
地球之旗的主要圖案是將 阿波羅17號 拍攝的「 藍色彈珠 」照片放置在 深藍色 的背景上,它是由約翰·麥克尼爾於 1969年 為首屆地球日活動設計的,現在這面旗幟是環境保護運動的象徵。ELLE participates in various affiliate marketing programs, which means ELLE gets paid commissions on purchases made through our links to retailer sites.
gonnaEAT共6家門市及 gonnaPLUS松菸店也響應地球日活動,凡於4/22至5/31期間點用蔬食餐點參加集章遊戲,即有機會獲得市值37,000元的鳴日號行程、gonnaPLUS 經典雙人套餐、12份營養碗沙拉,或限定gonna植感咖啡杯加購優惠等好禮。持專屬gonna咖啡杯外帶咖啡享5折優惠。
即日起至5月13日止推出「世界地球日CITY集點GO」活動,購買指定CITY系列飲品贈送點數,其中買燕麥飲品或使用自帶杯,每杯再加贈小七集點卡點數,集滿指定點數即可兌換指定CITY系列飲品一杯。另外,即日起至4月29日更加碼CITY CAFE大杯以上第2杯7折!
地球日當日11:00-20:00,只要購買兩杯大杯以上容量、冰熱、口味皆一致的飲料,其中一杯由星巴克招待,快跟好友一起喝星巴克愛地球。
綠色辦公 :辦公室做好節約能資源、鼓勵少印紙或紙張雙面使用、多採視訊會議、環境綠美化、綠色採購,透過經營者或主管帶動員工一起營造對環境友善的辦公空間。
綠色消費 :購買標示有環保標章的商品,支持低能耗、低污染、可回收的產品,亦可藉由愛惜物品、延長物品使用期限、自備購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商品等作為來支持綠色消費。
綠色飲食 :支持提供在地食材、有機食物、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的餐廳,並遵循惜食理念,降低用餐過程中的碳足跡。
每年的4月22日是地球日(Earth Day),在這天是否有喚起你關注地球、保護地球、節能減碳的意識呢?近年氣候異常,2025年的冬天更是格外長,溫室效應、全球面臨極端氣候、動植物棲息地被破壞⋯⋯等,我們都在不知不覺當中,讓地球造成更大的負擔。地球日的由來是什麼?又有哪些行動能讓地球喘口氣?
地球日(Earth Day)是全球廣為人知的環境保護活動,最早是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發起,他一直關注於美國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後來受到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希望將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與公眾對空氣和水污染的新興意識融合在一起,便選擇在4月22日推廣這個理念。
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2025年是地球日第55週年,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我們的力量,我們的地球」,呼籲大家團結起來,共同開發可再生能源,以便在 2030 年將清潔電力產量提高兩倍!
綠色旅遊 :使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騎行進行低碳旅行,選擇對環境友善的方式,依環保、低碳方向規劃旅遊行程,減少因旅行、交通或食宿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進而體驗深度在地旅遊模式。
綠色居家 :選擇環保祭祀、節約用水用電、做好垃圾分類,也可採用自然採光、通風、設置無油煙廚房,空氣綠牆、室內綠植栽進行綠美化等,來營造環保、低碳又舒適的居住環境。
世界地球日Let’s Café燕麥奶系列再推出新品「OATLY燕麥奶」品項,4/16-4/22更有自備杯加碼省8元活動。
©2025 Hearst Magazin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未經本公司同意或授權,擅自抄襲、剽竊本公司報導、文章或照片,本公司為遏止抄襲歪風,維護創作秩序,一定會向法院提起民刑訴訟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絕不寬貸。出遊時的交通、購物、住宿、飲物,其實都會留下不小的「碳足跡」,專家研究每年的碳排比例,旅遊業高達全球的1/12(約8%),甚至高過工業、林業的占比。
每年全球約有 1,200 萬噸塑膠流入大海,相當於每分鐘有一卡車的塑膠垃圾被傾倒至海洋,這些塑膠經過時間裂解,會成為體積更細小的「塑膠微粒」,汙染整個環境。最近甚至有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已經存在在我們的體內,可能與失智症有關。
在市集帶來你用不到的, 將你用得到的帶回家。 不用金錢、不用交換, 讓原先可能會被閒置的物品, 找到新的主人,賦予新的價值!
2025是世界地球日第55週年,主題是「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 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邀請全世界的人團結起來,支持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全球的乾淨能源產量提高三倍。
這個活動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於是將4月22日訂定為世界地球日,每年的這個時間,許多團體、組織也都會發起環保議題相關的活動來響應,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1970年4月 22日,以環境保護為宗旨的非政府組織「EARTHDAY.ORG」成立,同一天在美國舉辦了第一屆地球日活動,有超過 2000 萬的民眾參與,這場成功的環境保護運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環境相關運動。
每年的世界地球日,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都會訂定不同的主題,像是2020年「氣候行動」、2021年「地球的復興」、2022年「投資我們的星球」等,期望大家一起攜手打造環保綠地球。
為了提高人們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將4月22日訂為「世界地球日」,以保護環境、打造更美好的地球為宗旨,現今已有全世界193 個國家響應,吸引超過 10 億民眾參與。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5屆的世界地球日(Earth Day),行之有年的 地球日 究竟是什麼?又為什麼會出現呢?我們可以做什麼來響應?關於世界地球日的大小事,幫你來回答!
1970 年代,一位美國的參議員尼爾森,因為環境議題相當熱衷,積極地在各大學舉行環保議題的演講,也提出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運動」。
居住環保旅宿:優先選擇有環保標章認證的旅館,支持願意投入環保相關措施、主動降低營運時所產生環境衝擊的業者。